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991857
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
乙肝病毒,中西医治疗2006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定义为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热毒炽盛型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34例。西医治疗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法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度(PTA),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同一时间点与西药治疗组比较,ALT、AST、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l、CHE、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法能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从早期进展到中期,同时能够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衰竭;清热解毒凉血法;乙肝病毒;中西医治疗2006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定义为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将其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我国是以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最为常见。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属中医学“急黄”“瘟黄”范畴,中医基本病机为热毒炽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2 字符